一、本科生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在培养较高层次的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应用型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承担全校研究生及本、专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设有哲学教研室、政治学教研室、伦理与社会教研室、纲要教研室、概论教研室、原理教研室、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具备农村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党史党建研究三个研究所。在教学中,强化理论基础,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学风优良。教学过程中,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分段式、专题式和研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双师”基本技能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主干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公共关系、法学概论、西方哲学史、国际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等。培养具有较高政治和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制四年,达到学位授予规定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研究生专业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是关于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重点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位授权点获批于2003年。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整体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三个研究方向。从大科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化研究,已成为本学科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本学科依托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胶东红色文化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图书资料室、智慧教室等教学科研设备,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与图书数千册。本学科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前沿问题和社会发展现实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理论水平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科学体系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整体性思维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围绕中国近现代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四个选择”问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中国近现代专题史,坚持宏观研究、整体把握与微观研究、局部探讨相结合,重点研究胶东革命精神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胶东抗战历史贡献与经验;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中国近现代社会教育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本专业是由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发展而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自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应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史、海洋思想史等专题史的研究中,形成特色。本专业以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平台,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为依托,聚焦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立足服务区域地方发展,在研究生培养上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在提高学科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方向:

1.中国共产党领导胶东抗战历史贡献与经验

2.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主要经验和历史经验

3.中国近现代社会教育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以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思想材料,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它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于 2006 年。本学位点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鲁东调研基地)、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4年)为依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3年)、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06年)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相互支撑,构筑起学科——专业一体化、方向相互贯通、研究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本学位点坚持党史研究与党的基本理论研究相结合,党建理论研究与党建实践研究相结合,服务国家与面向胶东地方相结合,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农业农村政策、胶东红色文化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四)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研究成果对于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本专业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产生、话语转换问题,以及对大学生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诚信教育和责任教育问题。同时研究胶东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以及胶东革命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育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中国传统典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中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等。

鲁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始建于1984年。2003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胶东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培育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胶东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本学科依托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智慧教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学科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胶东红色文化研究,在研究生培养上着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提升,积极参与服务地方工作,提高在教育、政府机构等行业从事教学、宣传的实践能力。

研究方向:

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2.胶东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培育研究

3.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五)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思政)主要研究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和教改。包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改革,思想政治课改革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分析,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研究等。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思政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学型中学政治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依据所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成为该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宣传或政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