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道德底线

张钰莹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进行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道德底线。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的确,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体现。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品质,怎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又怎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看看我们今天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同时,一些人的道德水准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道德底线犹如雪山上的冰川,正在急剧的萎缩和后退。企业弄虚作假,学者指鹿为马,裁判大吹黑哨,官员栽赃枉法,警察刑讯逼供,法院草菅人命!一些人似乎越来越没有羞耻之心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获得某种好处,不惜丧失人格尊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

正如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所言:"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底线的缺失,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可能会发生。你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他也敢拆!

但是同学们,我们似乎都忘了,我们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有道德,有底线的国家啊!我们的大圣人孔夫子,把"修身" 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把"修身"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来看待,可见道德素养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016年天津大爆炸事件震惊全国,危难中,消防官兵们逆行的背影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些消防官兵中,最年轻的甚至还未成年,他们的背后有妻儿,有父母,有恋人,有挚友,可是他们无一例外选择了逆行而去,选择了九死一生。为了别人的生存,不惜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这是境界,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但是底线却万万不能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我们总是幻想着桃花源的美好,却忘了将美德付诸行动;我们总是羡慕着别国国民的高素质,却忘了将严于律己铭记在心。大家仔细的想一想,坚守道德底线真的就那么难么?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良心,有道德,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如果你做生意,就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如果你做学问,就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如果你做官,就不夺民财,不伤无辜,那么我们就是守住了底线了。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道德底线不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磨,相反,我们更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让它不断在实践中坚固。我相信,道德的底线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坚守而筑成城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会因此而愈加发展,昌隆兴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