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思政育人能力,7月21日,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薪火红研”志愿服务队携手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翡翠社区开展了暑期研学系列活动,在高校与社区的深度合作中创新育人方式,全力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一)统筹谋划布局“先行棋”,夯实育人基础桩
团队精准对接翡翠社区,以需求为引,学科赋能,做好党建引领、红色传承、思政实践等方面的谋划布局。内容上,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结合社区青少年特点,着力打造“红色1+N”宣讲新范式,融入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设计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活动,如长征故事分享会、重绘长征地图等。形式上,坚持思政课讲授与实践性学习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师生“走出去”,开展党建调研与共建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实践;邀请居民“走进来”,进校参观学习,分享经验感悟,促进校地融合与双向互动。
(二)紧盯因材施教“关键棋”,激发潜能显个性
团队创新个性化教学,探索多彩实践,激励社区青少年展个性,掘潜能。在“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中,团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界限,坚持开门办思政,利用校史馆、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各类场馆等鲜活的场景中了解历史、感受当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结合兴趣培育与实践学习,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暑期安全教育、红色经典诵读、广秀精神宣讲等课程教学,打造一批“沉浸式”红色课堂,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的学习视野。
(三)应对实践创新“挑战棋”,拓宽视野强能力
团队秉持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将学科知识、实用生活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致力为学生构建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通过打造“红色脸谱绘童心”“剪纸艺术传古韵”以及“探秘非遗拓印技”等实践创新“小课堂”,锻炼社区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强化培养其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以实现个体潜能的深度挖掘与个性化成长的教育目标。
(四)下好家校社区“组合棋”,共育英才谱新篇
打造“家校社区组合棋”,打通“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家庭层面,通过沟通交流、活动反馈等方式,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培养方式等建议,与家长共同协定“特色培养方案”。学校层面,通过发挥专业教育优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社区层面,与学校紧密合作,共同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助力其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五)复盘总结反思“发展棋”,持续优化促提升
团队秉持客观、严谨的专业精神,及时、认真总结反思每一次活动,提炼实践经验,优化实践策略。通过社区服务、党建调研等多元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直面社会挑战,积累宝贵经验。活动后,通过“反思总结会”、“心得交流会”、“学校-社区共建路径探究会”、“学校-社区党建调研”等形式,系统分析实践表现,识别短板,制定改进计划。团队矢志于个人专业能力的精进与团队协作机制的优化,致力于推动实践活动向专业、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铭记青春使命,持续践行“严谨”“精益”“卓越”的鲁大质量文化,行而不辍,久久为功。(来源:大众新闻 通讯员:滕军艳 高玚 尹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