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共识、共谋发展,近日,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南区一号楼218教室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殷昭鲁,副院长于海飞、孟军,教研室主任和青年教师代表参会。

会议伊始,于海飞围绕“科研创新与学科交叉”,强调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中实现突破的重要性;孟军聚焦“教学实践与育人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关注教学实效性。殷昭鲁详细解读《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化发展方案 —— 以“山海红韵”熔铸“改革尖兵”的思政高地》,致力于让思政教育变得“可触摸、可共情、可传播”。座谈会上,教研室主任及青年教师依次发言,就科研规划、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展开讨论。教研室主任结合学科建设需求,提出加强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青年教师围绕科研方向选择、学术资源获取、科研与教学平衡等议题交流。部分教师分享了参与国家级课题申报、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并有教师坦言自己面临“学术积累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等难题。最后,殷昭鲁表示,学院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青年教师提供资金与平台保障;同时勉励青年教师“以学术扎根热土,用理论回应时代”,把论文写在“大国重器”一线,为青年教师指明成长方向,也为学院发展提供新思路。

此次座谈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学院特色化发展凝聚了共识。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支持政策,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撰稿:高虹钰 审核:邢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