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18日星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14教室召开了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第期读书交流会,19级学科教学(思政)同学全员参加。我们邀请了学院硕士生导师林元旦教授、郭同锋教授和曹希岭教授亲临读书会,老师们对同学们读书感悟进行探讨点评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本次读书会以小组为单位,共分为五个小组,每小组共同读一本书,并派两名代表分享读书感悟。

第一组成员有王丽萍、楚国政、盛中皓、范家钰,该小组分享的书目为卓月琴的《德育叙事》盛中皓同学以上海市杨浦区教师对沉迷于网络学生的教育为例讲解对该老师针对网瘾少年的做法感触很深刻,她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使网络成为激发他们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的又一空间。范家钰同学讲解了书中一位青春期叛逆少年的例子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自己在辅导班与一个学生相处的事例,老师即时表扬,才重新激发他的学习动机,这引发她对教育的一系列思考。郭同峰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阅读理论性知识的同时也要寻找真正的有实践性的方法。林元旦老师强调读书要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从事中学理。并且作为教师不能放弃学生,要与学生真诚互待,努力一定会没有白费。

第二组成员有许露丹、于婷婷、张雪婷、付艳凤,该小组分享的书目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张雪婷同学分享的是第一部分包括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等内容。她认为学校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引导学生的环境不断发展和进化,最后实现与大社会的接轨。付艳凤同学讲到通过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引出杜威“有效学习”的观念。她发现如今的校本课程开发正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都体现出杜威“儿童中心”思想以及课程思想。曹希岭老师点评:这本书是一部教育代表作很值得我们阅读,很有教育价值。杜威的生活教育对我国教育家的影响之大,对于克服传统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借鉴。林元旦老师说以后读书要自己慢慢体悟,才能读懂读透。

第三组成员有刘雪霏、智建萍、曲笑玮、相琪。该小组分享的书目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曲笑玮同学阐述了作者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的见解,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要了解心理特点使儿童集中注意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琪同学分析了作者的观点:学生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相琪同学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负担过重?其他同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作者的观点是罪过的根源其实是教学过程本身。林元旦老师点评要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种敬畏,学会思考,把负担变成兴趣。

第四组的成员有鞠慧、宋培源、张晓彦、步秀明,他们分享的书目是费孝通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宋培源同学简要介绍了书籍作者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确立了中国社会学的实证风格。接下来他介绍了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步秀明同学讲述的是文字下乡的部分,语言并不是唯一的象征,只有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被需要。林元旦老师点评,这本书用事实说话,深刻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情节,值得一读。郭同峰老师说,读这本书要学习书中的研究方法,从实际出发,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农村。

第五组的成员有:付晓、徐爽、刘虹、吴芳、黄一飞。该小组分享的书目是:《乌托邦》。刘虹同学简单介绍了乌托邦的含义以及这本书的内容概况,作者莫尔思想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材料。吴芳同学主要从人的旅行生活、对待金银的态度、对于幸福生活的定义几个方面来讲述他所读的内容,她总结道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郭同峰老师说乌托邦的本质是给绝大多数人带来幸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此次读书会老师们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在读书过程中,我们不能读“死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书读精读细,深入研究。我们会谨记老师的建议,在读书丰富自己的同时也要提高读书技巧。(撰稿:刘雪霏 审核:杨苗)